從初診、檢查、結果分析,每一步驟都由專業醫師親自操作,確保每位患者都能在安全、溫馨的環境中完成檢查。
引進最新的頂級腸胃內視鏡、4D高階彩色腹部超音波檢查設備,大幅提高診斷的準確性,也為患者提供一個更為舒適和便捷的檢查過程。
腹部超音波是一項非侵入性檢查,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肝臟、膽囊、腎臟等腹部器官的狀態,對於早期發現疾病具有重要意義。
舒眠腸胃內視鏡檢查是給予害怕侵入性檢查、怕痛或較為敏感的民眾,另一種選擇,讓民眾能在安適的睡眠狀態下便可輕鬆完成胃腸道檢查。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胃癌和大腸癌在國人的癌症發病率中位居前列。許多患者在被診斷出這些癌症時,往往已經是晚期,這使得治療效果不佳。然而,內視鏡檢查是一種非常有效且直接的早期篩查工具,可以幫助及早發現這些腫瘤。
定期進行檢查對於高風險人群,特別是有家族癌症病史或有相關症狀的人群來說至關重要,這不僅可以提高早期發現和治療的機會,還能顯著降低胃癌和大腸癌的死亡率。
早期發現腫瘤:內視鏡檢查可以在腫瘤尚未產生明顯症狀時就發現其存在,這對於早期治療和提高生存率至關重要。
活檢和病理檢查:在內視鏡檢查過程中,醫師可以直接從可疑部位取樣(活檢),進行病理檢驗,確診是否為惡性腫瘤,並確定癌症的類型和分期。
內視鏡切除腫瘤:內視鏡檢查不僅能發現瘜肉或腫瘤,還可以直接在檢查過程中切除瘜肉與腫瘤,這種微創手術方式對患者的創傷較小,恢復也更快。
輔助外科手術:對於內視鏡無法完全切除的瘜肉或腫瘤,及早發現仍然可以讓外科醫師在腫瘤尚處於早期階段時進行手術切除,這能有效防止癌細胞的轉移。
腹部超音波檢查建議頻率: 一般成人如無特別症狀或風險因素,可每2-3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如有特殊疾病風險(如肝炎帶原者、脂肪肝、有腹部腫塊的病史等),醫師則會建議追蹤檢查更為頻繁,至少每半年一次。
前後注意事項:檢查前通常需要空腹4-8小時,以獲得更清晰的影像。避免在檢查前飲用碳酸飲料(氣泡飲料)或進食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減少腸胃內的氣體,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腹部超音波檢查是非侵入性的,檢查後一般不需要特別的休息或注意事項,可以立即恢復正常活動和飲食。
建議頻率:一般建議50歲以上的成人每2年進行一次大腸癌篩檢。篩檢方式有非侵入性的糞便潛血檢查與侵入性的大腸鏡檢查,前者檢驗方式容易受到食物與藥物影響,而造成偽陽性結果。後者大腸鏡檢查雖為侵入性檢查,卻是最為直接且準確的篩檢方式,並且現代逐漸普遍接受此檢查方式。若糞便潛血檢查為陽性者、有大腸癌家族史、家族有瘜肉症、個人有發炎性腸道疾病與瘜肉者、飲食習慣不佳、肥胖與缺乏運動者,或其他有大腸癌高風險的條件者,建議考慮直接以大腸鏡檢查替代糞便潛血檢查。
前後注意事項:檢查前需要進行腸道清潔準備,通常檢查前會以低渣飲食開始逐漸減少飲食,按醫囑服用瀉藥,以清空腸道內容物。檢查後,由於檢查過程使用鎮靜劑,需要安排親友陪同回家,當天避免駕駛或操作機械。
相較於傳統一般內視鏡檢查,舒眠減痛內視鏡檢查是提供民眾一個更為舒適的選擇,透過在受檢者的靜脈中注射適量的舒眠鎮靜藥物和抗焦慮安眠藥,使過程中的大多數受檢者如同在睡眠中一樣,即使沒有完全入睡,也不會覺得疼痛與不適。